防范诈骗犯罪小常识
第一种、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一般会通过拨打事主电话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关系单位熟人,往往用“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第二种、异地刷卡透支或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或其银行卡异地刷卡透支再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或司法单位),假冒公安人员(或司法单位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安全账号上,实施诈骗。
第三种、虚构“购车或购房退税”诈骗。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或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或购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第四种、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后悔莫及。此种诈骗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给”错了对象。
第五种、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诈骗。嫌疑人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急需汇医疗费,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第六种、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第七种、虚构股票个股走势诈骗。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第八种、贷款诈骗。嫌疑人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第九种、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将录制的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第十种、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第十一种、虚假中奖、购物(车)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贪图小利的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平台发送虚假中奖或者购物信息,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预付金,垫付托运费、邮资、税费等为由,骗取钱财。
第十二种、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信息,实行会员制,收取注册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第十三种、冒充亲人嫖娼被抓诈骗。嫌疑人将事先编辑好的短信群发至事主手机如“爸,我因和异性同居被公安抓住,速汇XXX元到XXX警官的这个XX行的卡上放人卡号XXXX不让打电话,出来再说”实施诈骗。
第十四种、发布敲诈勒索信息实施诈骗。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血光之灾”、“要你办的事没办好,请把钱退汇到XXXX帐号”、“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则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第十五种、医保卡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医保部门工作人员,谎称事主的医保卡有异常或刷卡记录,并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主管部门或执法机关处理,要求事主将存款存入所谓的“安全帐户”实施诈骗。
第十六种、互联网木马诈骗。在受害人网上购物时利用互联网向事主操作的计算机植入木马病毒并冒充网站工作人员与事主电话联系盗取受害人现金帐户内资金诈骗。当事主登陆网站购物时盗取事主银行卡信息转移卡内资金。
还有假装问路,寻找神医看病进行攀谈,套取受害人家庭情况,随后有人冒充神医出现,称受害人的亲属将有血光之灾,必须将家里的钱财拿出来消灾,不能告诉其他人,期间趁机将钱财调包,得手后迅速逃离。
|